德国制造业的基础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学徒制,一个人从十几岁开始学手艺,学成后得到国家认可的学历,然后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同一件工艺,精益求精。工厂的车间里,处处可见五十多岁还在流水线上兢兢业业的工人。这些人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一门手艺中的一个环节,他们的经验对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巨大的财富,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。
——题记
对于中国,任何一家制造企业都不缺乏工人,但那种能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相同工艺的匠人,那就不一定很多了。千川木门这样的制造企业,能够屹立于行业前列30年之久,并以蓬勃之势健康发展的企业,正是拥有一批技术娴熟、内力扎实的匠人和师傅。才撑出了这片灿烂光景。30年风雨历程,已经是两代人的打拼和奋斗,在车间,随处可见50岁左右的老师傅,在各自的岗位前忙碌,专注于手上的活,他们是单独的个体,从事单独的工艺,却又讲究相互配合,上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的起承转合,环环相扣,才能相得益彰,创造精品。一幅幅动态的生产的之图,俨然是一幅幅精美的画作。

高世权,木工部门套车间线条组组长,便是这动态画作中的一员,就像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角色,但更是千川木门中重要的角色之一:专业资深的老木匠。
来自雅安芦山,60年代末出生的高世权,17岁学木工,32岁加入千川,16年如一日的坚守岗位,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木工这门手艺。
几十年如一日,精益求精,一生做好一门手艺。
16年,千川木门发展历程中关键的16年,有他的参与。在这里,他留下的不仅是汗水和付出,更多的是感动和故事。
公司眼中的高世权:“加入千川多年的老员工,车间每一个地方都曾留下他的身影。但多年的工作没有磨灭他的激情,在生产过程中总能结合实际材料,提出合理的建议。”(2015年度优秀员工入选理由)
在车间看到高师傅的时候,他正坐在桌台前,拿着笔在计划生产单上写写画画,不时思考思考,记者走近他身旁,依然没有觉察出有人走过来,专心的做着手里的工作。轻声呼唤了一句“高师傅,在忙吗?”他腼腆的笑了笑,说正在看单子备料,马上就好。
谈起备料这一块,他们对公司原材料的利用有直接的关系。节约合理一直是高师傅坚守的准则,节约但不偷工减料。“在车间,我经常跟组员和同事讲,做产品一定要尽心尽力,原材料一定要最大化的合理利用,公司有利益才有我们的利益,先有公司这个大家发展好了,才有我们个人的发展前途。”
他坚信,员工有责任站在公司长远利益考虑,浪费材料自己心里都会觉得不安:“如果,一个人每天浪费一块钱的材料,千川这么多员工,一年得浪费多少钱,十年又将是多少钱?”这笔材料帐他算得很清楚,心中明了,无时无刻不以节约的标准要求自己、要求组员。
领导眼中的高世权:“做事踏实认真,能够独当一面,交给他的事情,百分百放心。”(技术总监张绍明如是评价)
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于别人对你中肯的评价,所做的事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。
对于高世权来讲,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,所做的产品能得到客户的认可,就是莫大的荣耀和价值。
在交谈中,他多次强调,“只要干一行专一行,认真学习就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事情,尽心尽力,有努力有付出才能谈收获。”,这也是他16年坚持在千川工作的原因之一,因为他坚信无论在何地,只有自己把工作做好了,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,这对一个人的内心来讲,就是一份淡然和舒心。
从学技术开始,他就表现出对木工纯粹的喜爱,这份专注一直延续贯穿在他的整个工匠生涯中。所以,公司领导愿意把重要的任务交由他去完成。
近年来,随着公司在工程领域的纵深加强,越来越多的样品需要快速完成;新产品开发,样品门生产也是一大挑战;外加千川的定制化产品越来越多,对于车间技术工人来讲,更是一大挑战。因为存在很多未知,第一次涉及某些技术、材料、工艺。高世权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去完成这些异形的线条、门帽,从头做到尾,备料、确定样式、组装、打磨,把整个白坯环节做完,顺利交接给油漆部,进行下一步的工序。他称,“虽然工作中会经历许多第一次和挑战,但当工程中标、产品得到认可,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会让我忘了那些困难。”
同事眼中的高世权:“技术强,功底扎实,乐于助人,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工友和师傅……”
至2000年加入公司,他一直在木工部门套车间线条组,担任组长也已经多年,并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员工。但他为人相当低调,从不以老员工的资格来打压新员工。多年来,学徒式的传帮带,他为公司培育了一大批有技术的年轻工人力量,给予指导和帮助。正如他一直所强调的“高调做事,低调做人”。
对于产品品质他更是毫不含糊。公司要求高,所以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,“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,从客户的角度来出发,消费者买了你的产品,客户满意,我们才能满意;如果客户不满意,自己所做的东西就毫无价值。”对于千川产品他有十足的信心:“从内心来讲,我们的产品材料很好,工序很到位,打磨油漆我们都是追求完美,外观也比较经典。”
科技发展突飞猛进,产品技术更新日新月异。多年来,高世权称在千川也学到了不少,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,才不会落后,被时代所抛弃。当不懂的时候,他会及时与技术部请教沟通,如果存在不合理的情况,他也会建言献策。有时候会存在来来回回折腾几次,但他觉得这样是值得的。“有时候,遇到复杂的问题,晚上都睡不着觉,随时都在思考,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,直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安然入睡。”
对于同事伙伴,他常以过来人的资历和经验教导,他时常与工友们分享交流,“大家有缘才能聚集在这儿,都该以做好工作为第一目标。”16年的坚守,他还会继续下去,如今,他的女儿高雪也加入了千川这个大家庭。
女儿眼中的高世权:“他是一个为人正直,和蔼可亲,性格憨厚的好爸爸。有着木匠手艺人的安静和朴素,不骄不躁、忙而不乱。”
在调度科工作的高雪对他爸爸自然也是赞许有加。
“我有一个为人正直,和蔼可亲,性格憨厚的好爸爸。平时的他少言寡语,不善于表达,但总是默默的把最好的给我们。身为一名木匠工作中的他有着手艺人的安静和朴素,不骄不躁,忙而不乱。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。
他热爱他的工作,自我记事以来他就一直在公司上班,坚持在现在这个岗位已经有十余年,我很敬佩他这种从始至终的精神,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。
还记得,两年前我初来公司上班,很不适应工作环境,那段时间整天都向爸爸抱怨,但是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,他说:“如果不能改变环境,那就要努力去适应这个环境。”因为他的这句话让我坚持到现在。
我相信爸爸还会继续坚守在现在这个岗位,我也会继续努力的把今后的工作做好,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,让我们一起为公司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。”
这段朴实的语言对白,让我们看到了千川人的精神气质,千川人对千川的这份深厚情谊和爱。
结语:人的一生,应当这样度过:每当他回首往事时,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,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羞耻……奥斯特洛夫斯基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最经典的语录。
对于高世权来讲,木门是怎样炼成的,是他一生追随的课题。“当我老了,回首这一生在千川所做的事情,回首我做过的产品,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去的美好,不仅感到满足更多的是自豪。漫漫长路,回首这一生,我能不假思索的说出:这辈子没有白活!”